計劃中的香港徒步行在我和小豬的港澳通行簽證將要到期之時,終于奔波出門。又一個不知疲憊的旅程,所有的興致充溢和打發(fā)著睡眠外的時光,我時兒翻翻手中的攻略,時兒抬眼望著著窗外,峻嶺翠竹,湖泊楊柳,綠油油的稻田,鵝黃色的菜花兒,嬌艷的杜鵑不時地劃過窗口,一路延伸,鋪向千里之外那鮮花盛滿的地方——深圳。
下了火車,站前廣場換乘公交215路到深南東路戶外店取了氣罐,直奔深圳灣口岸。
夜幕下的口岸,依舊有川熙的人流,行色匆匆間多少夾雜著那么一點神秘的氣氛。19點驗證過關(guān),從香港邊檢出來,乘巴士B3X到屯門市中心(票價11港幣)下車,上天橋找E33道口下到巴士總站換乘E33(票價13.6港幣)到東涌市中心,東涌巴士總站換乘3M(票價10.5港幣)到羅屋村。由于事先就購買了八達(dá)通卡,所以乘坐巴士港鐵非常方便。下了車,我們前行幾十米右轉(zhuǎn),沿著芝麻灣路步行約十幾分鐘,看到了燈火通明的貝奧營地(此時已是22點)。
貝澳營地位于大嶼山的貝澳泳灘旁,坐朝大海,風(fēng)景秀美。
由于時值周末,來貝奧露營的游客很多,我在營地管理處登記的是37號營位,對面是一座涼亭。
扎營、燒飯、洗漱完畢,已近半夜。匆匆鉆入帳篷,枕著柔軟的細(xì)沙,興奮之情溢于言表,耳邊嘩嘩的浪濤,一浪推著一浪,一浪翻過一浪,由遠(yuǎn)而近,由近而逝,我的思緒也隨著浪濤聲漸漸消沉下去......
翌日,我又被嘩嘩的海浪聲喚醒,探頭營帳外,海風(fēng)微撫;釣魚的,遛彎的,跑步的,拾貝的游客早已現(xiàn)身沙灘上。極目遠(yuǎn)眺,海天一色,漫無邊際。
吃過早飯,背起行囊,我們踏上芝麻灣路走到大嶼山貝澳游樂場,右轉(zhuǎn)上一條水泥路(十塱舊村道),沿著十塱舊村道經(jīng)咸田花園到芝麻灣郊游徑入口處。路邊沿線建有多處私家別墅,亭臺樓閣,花香飄逸。
到達(dá)老人山的芝麻灣郊野公園,只見幾名老外帶領(lǐng)七名學(xué)生模樣的小老外忙碌著,在芝麻灣郊游徑入口處拉起了橫幅(英文,內(nèi)容不詳),地上碼放了許多的礦泉水、飲料、香蕉等水果,估計是勤工儉學(xué)。溜達(dá)一圈后,找到去往南山的登山口,開始走山,約莫1小時的光景,路遇幾名跑山的老外,看著他們奔跑著下山的矯健身影,那個速度真是不慢,替他們喝彩的同時,也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。后經(jīng)仔細(xì)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胸前都有編碼布,就這樣一路相遇的人愈來愈多,有黃皮膚的,藍(lán)眼睛的,黑人,白人,還有大學(xué)生和中學(xué)生。幾經(jīng)交談,得知他們參與一個運(yùn)動品牌的推廣活動,有15公里、30公里、50公里的走山,還有100公里的毅行賽。
到達(dá)南山營地,這里撿了一位廣東游客,和我們一起走山,一路有了她,我們和當(dāng)?shù)刈呱降氖忻窠涣骶头奖愣嗔?。邁過鳳凰徑的牌樓,進(jìn)入山路;路過一個直升機(jī)坪后,進(jìn)入樹林,開始上坡,不知不覺已經(jīng)登高不少;之后的路較平緩;在雙東坳有一岔路通向蓮花山,依舊前行是二東山(海拔766米)。瞭望蓮花山上,遠(yuǎn)遠(yuǎn)蠕動的跑山者(50公里)由遠(yuǎn)而近不斷的涌向我們,到這里和我們并行了一段路,繼續(xù)向大東山走去,一路 上的“morning”,“hello”招呼聲不絕于耳,我也用一句現(xiàn)學(xué)的廣東話——“嘎油” ,不斷為他們鼓勁。
過了二東山,一岔路口有指示標(biāo)告知我們可以沿黃龍坑郊游徑往東涌方向。不經(jīng)意間一抬頭看到了座落大東山上的幾座營房(人稱爛頭營,過去香港英國人行山的休息地),就在不遠(yuǎn)處。開始下山了,一路全是石頭臺階,較陡;忽然,一路撒有許多紅色的小豆豆,心有稀奇,駐足觀望,相思樹就在眼前,有道是,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,開不完春柳春花滿枝頭。
這里可以遙望遠(yuǎn)處香港國際機(jī)場起降的大型客機(jī),起飛的不時略過天空,畫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線。
沿著黃龍坑郊游徑下到山坳,即為黃龍坑郊游園,有燒烤園地和涼亭,還有一個流動廁所,正好可以放松。
黃龍坑道旁,一條白色的塑料管從半山腰的亂石堆里引出拖到路邊,塑料管口汨汨地流淌著的清冽的山泉,幾位村民大桶小桶的來此排隊接山水。品嘗一口,有點甘甜的味道,不過,腸胃不佳的你可不要嘴饞喲。
來到東涌,瞄一眼東薈城。逛超市那是必須的,滿載而歸。
總結(jié)徒步線路:貝澳—十塱舊村道—鳳凰徑12段—芝麻灣郊游徑—南山郊游徑—鳳凰徑2段--二東山—黃龍坑郊游徑—黃龍坑道—東涌道—東涌市中心。全程約13公里。
回到貝奧營地,夜晚的帷幕早已落下,而營地的精彩,卻仍在延續(xù)。一路走過,沙灘旁,他和家人、朋友們圍坐一起,烤著美味,喝著紅酒;吹著海風(fēng),聊著心事。燒烤的溢香沁入肺腑,爐炭火星四濺,忽明忽暗映襯著他們激動的臉頰;或許,他們考出來的東西,在別人看來,絕沒有街邊夜市上的一半好吃,但這不僅僅是一次體驗,還有一番樂趣,更釋放出一種情懷。此時此刻的定格,就是他們此行的快樂與灑脫。
第3天,我們沿嶼南道,走上鳳凰徑的11段和10段,基本是沿著引水道行,引水道旁也修建為水泥路,劃為香港市民騎行的好去處,營地的參天古柏,遮天蔽日,真是休閑佳境。向東眺望,著名的長沙銀灘,不時地映入眼簾,如蛟龍蜿蜒,盤于山腳,蟄伏于海邊。
在鳳凰徑10段的一路口北上南大嶼山郊游徑,終于在牛塘山踏上鳳凰徑3段。開始攀登鳳凰山,沿著鳳凰的脊背行走,山勢變得陡峭,忽然,風(fēng)起霧升飄至眼前,白茫茫的一片,就連我的眼鏡片上也掛滿了霧珠,待到一處可避風(fēng)的的山脊上,有一巨石跟峭巖東西對峙,中間有缺口可俯瞰塘福村,這里就是“南天門”。繼續(xù)翻越,終于登頂鳳凰山。
鳳凰山也是香港遠(yuǎn)足人士的旅游勝地,攝影愛好者的天堂,第一天晚上來時乘坐的3M巴士上就有幾位為了鳳凰看日出,摸黑登山,坐等日出紅霞映漫天的那一刻。
下山,沿著“天梯”,路徑很陡,約成六七十度,山徑石級依山而建,杖地而行較為輕松,有的路段修有鐵鏈,為鳳凰徑12段中最難走的一段。
從鳳凰山下來之后,覺得山并不高,但走到這里的時候,也幾乎是精疲力竭。轉(zhuǎn)過一個山腳,天壇大佛和昂坪360的索道躍然眼前。再走不多遠(yuǎn),看到“昂平高原”四個字的牌樓,穿過牌樓,背面書“鳳凰觀日”;牌樓旁,有一色彩鮮艷的鳳凰雕塑 。牌樓附近的山丘建有避雨亭,可俯瞰石壁水塘,避雨亭附近建有“心經(jīng)簡林”,共有大型木柱38座,上面雕刻了 儒、釋、道三教共尊的寶典《心經(jīng)》語錄。
沿著昂坪趣徑一直走,進(jìn)入了大嶼山天壇大佛園。天壇大佛是一座位于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峰上的佛像,坐落于海拔520米的昂坪,其設(shè)計參考了北京天壇的地基形貌,故名“天壇大佛”。 走出佛園,就到了寶蓮禪寺廣場和昂坪市集,也即昂坪360觀光索道的站點。
繞行“心經(jīng)簡林”踏上一段山路,風(fēng)景真是這邊獨(dú)好。見有驢友在樹枝上栓絲帶設(shè)的路標(biāo),不自覺的沿著標(biāo)記指示走了過去,漸漸地沒路了,左突右沖,穿梭于叢林中,走著,走著,不見了樹枝上栓絲帶,望著一望無際的叢林,抬頭看看天色,沒有天陽,心里還是有些發(fā)毛,原打算穿過山就能到達(dá)昂坪,在小豬的再三要求下,我放棄了,按原路返回到景區(qū)路上,來到昂坪集市。由于3月13日至20日纜車日常維護(hù)保養(yǎng),暫停開放使用,我們只好乘坐2號新大嶼山巴士(公眾假期價27.0,平時17.2)前往羅屋村(貝奧營地)。
總結(jié)徒步線路:嶼南道——鳳凰徑第11段(沿引水道)——鳳凰徑第10段——南大嶼山郊游徑——鳳凰徑第3段——鳳凰山——昂坪。全程約14公里。
第4天,羅屋村搭乘新大嶼山巴士到梅窩碼頭乘渡輪(我搭乘快船28港幣)前往中環(huán)6號碼頭 ,中環(huán),灣仔,銅鑼灣,尖沙嘴,九龍公園。一路閑逛來到星光大道。
星光大道上遍布香港影星的手印模型,游人們?nèi)齼蓛傻皖^尋覓著自己喜愛的明星,把自己的手放在地上的印模里比量著,還有游客手機(jī)自拍或催促著同伴趕緊來一張。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雕塑附近也站著倆人,架著攝象機(jī),目不轉(zhuǎn)睛的錄制著自己的喜愛。那專業(yè)的架勢和一動不動的姿態(tài),差點迷蒙了我們的雙眼,錯把當(dāng)成大道上的一景。
星光大道走到頭,到了海濱花園,是個歇息觀海的好地方。
傍晚的海風(fēng)夾帶有一絲清涼,我靜靜地倚靠著海邊的欄桿。海上的小船或游輪不急不緩地穿梭,海浪將海面上倒映的燈光搖曳得支離破碎,略感蒼茫。
城市的夜總是那么迷離,那么璀璨。當(dāng)夜色隱沒于光影之中,一切都化入夢幻的世界,在彩燈中發(fā)酵升騰,在明暗間暈染幻彩,奇妙與浪漫就這樣造就了。入夜時分,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摩天大樓燈火縈繞,五彩繽紛;大廈外墻上的廣告霓虹也爭奇斗艷,共同勾勒出維多利亞港迷人的夜晚。這夜景跟日本的函館、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合稱世界三大夜景。也被美國的《國家地理雜志》評為人一生中應(yīng)到的世界50大景觀之一。
八點,“幻彩詠香江”準(zhǔn)時表演。兩岸的摩天大廈,在燈光音樂的烘托中,迷離優(yōu)雅,擁抱著,追逐著,似在跳躍,似在傾訴。跳躍彰顯香港的澎湃活力,傾訴表明兩岸攜手,共創(chuàng)輝煌的信心。15分鐘的表演,我看得如癡如醉。
?